
"quarter century old" 感覺就和平常日一般 (生日不都是這樣嗎?)
因為弟弟要去大葉高島屋看小火車展,中午就訂了一家在天母的歐法西餐全家去吃。
餐廳裡頭到處擺滿了洋娃娃和瓷杯,應該是老闆自己本來就有收藏的吧。
服務生都穿得跟丹麥德國人的傳統節慶一樣,很可愛,而且態度都很好。
餐點嘛...小貴,但一個人不超過八百元,可以稱得上"物值所值"。
只是田螺和牛排讓我一直想到某情人節就在隔壁幾間同樣也是法式料理的餐廳過的,
然後有人自以為豪爽的點了香檳,最後竟帶不夠錢付帳還要我先幫他墊... = =
不過,完全沒預料到的是居然是full course European cuisine --
麵包、湯、沙拉、前菜、主菜、飲料、甜點全部上來,
飽到連餐廳的特別服務 - 當日壽星享有免費八吋提拉米蘇蛋糕 - 都無法當場吃下而只好外帶。
可能是記憶中以來第一次沒有吹蠟燭切蛋糕的生日。
其實要不是因為要去天母,我本來想要帶家人去拍全家福的...
在溫哥華的時候看到好多人家裡都有,
而我也不是要趕流行,只是我們家也是講要去拍講好久了。
這一年,正式邁入上班族的行列,也飽受社會大學的風雨"摧殘",
就如同一個大學同學所說:
我們這群所謂的高材生(外人看台大生來說),在人情世故上,似乎總是吃了點虧
從小忙著唸書,生活環境也就這麼單純
那些紛紛擾擾,勾心鬥角的醜陋事,似乎都是太遙遠的東西
於是真的出社會時自以為已做足了心理建設,卻又是自己把事情想得太美太簡單
學生時代的單純友誼,在職場幾乎是不可求
井水不犯河水的理論也行不通
同事間笑裡藏刀、搬弄是非的傾軋
上司冷嘲熱諷、若有似無的挑釁.....人最終還是只能靠自己。
一年當中最重要的課題是 "take hold lightly, let go lightly."
在那種環境裡,連自己都感覺到雙面的很惹人厭,卻又為了保護自己而不得不如此
好累,很多知心朋友又不在這裡,所以常常感到加倍的無力
跟媽媽凹了好久才答應讓我"回到"溫哥華。
總是讓我覺得備受寵愛的地方,讓我卸下自信的面具,承認自己的迷惑與軟弱
而我得到的真心笑容和包容,也給了我重新從挫折中站起來的力量,
很多時候只是一句簡單的話就會像醍醐灌頂,
對我的意義有多大,我想這輩子可能只有我自己知道。
謝謝陳貝蒂"伉儷"遠渡重洋卻十分準時的生日卡,
謝謝陳查克還因為祝我生日快樂而把我和他認識以來的種種都回憶了一遍,
謝謝溫哥華所有人的email 和 MSN,
謝謝黃阿猩今天在河岸留言特地"獻醜"唱生日快樂歌給我聽。
(於是只剩下自己說去西班牙要打電話給我,可至今卻音訊全無的滕哲哲!八成是忘記我手機多少了...)
其實是很愉快的生日,好像有比去年愉快吧。
希望可以從他們那裡得到祝福的人都得到了,
也沒有不該祝福硬是跑來參一腳的哈哈。(人家來祝福你都要偷笑了還嫌!)
最後還是要不免俗的來說一下生日願望:
1. hope those I know and love can all be well
2. hope I can find a fabulous job that I like, won't take me an hour to commute to/from, and can allow me to separate work from life so I can do at least one exciting ting per month (ex. rock-climbing, hanggliding, scuba diving)
3. ....秘密 XD
25歲,聽起來像是個什麼都還來得及做、來得及變的年紀,
所以不能害怕,不能退縮,也更不能妥協。